手机版

首页 >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五华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的点滴

五华区在推动城市化进程跨步发展的同时,多措并举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确保辖区内12个少数民族聚居社区在创建中一个不掉队。

五华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的点滴

日前,区民宗局对西翥街道陡坡、瓦恭、界牌三个社区进行走访,探寻五华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中一个社区不掉队的点滴。

陡 坡 社 区

从美起来到富起来持续蜕变

在去昆明西游洞景区的路上,有一道叫“陡坡”的白族民居风景,那是一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人文风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持续推进,让陡坡社区继续着“从美起来到富起来”的蜕变。

走进陡坡社区,在雪白墙体、有形瓦砾等白族元素的民居走访中感受陡坡村民民俗生活的悠然;健身场地、游泳池、凉亭等设施的修建为陡坡村民的休闲生活增添乐趣。陡坡的蜕变受到了省、市、区,乃至国家级相关部门的肯定,在陡坡社区居委会陈列的众多荣誉牌匾中,国务院和国家民委分别于2014年9月和2017年4月授予陡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荣誉称号尤为醒目。

五华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的点滴

陡坡社区负责人介绍,陡坡社区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新局面的开创中,以“幸福安居工程”保障村民安居乐业、以“美丽乡村”工程优化生态发展环境。其中,“美丽乡村”工程中改善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和生态文明建设三大板块从村内道路硬化、公厕垃圾房和污水处理厂修建等项目的规划改造为陡坡的创建工作带来显著成效。

五华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的点滴

陡坡社区因环山地势制约,村民们无法进行传统的田地劳作。在区民宗局和陡坡社区的积极引导下,村民们改变劳作方式,通过务工和文旅产业多样化收入富起来。“陡坡村民的收入靠不了种田,多数人去附近的西游洞风景区和矿泉水厂打工,西游洞风景区还专门将饮食街摊位出租给陡坡村民经营。”陡坡社区负责人说。

陡坡社区还将200亩林地租赁进行樱花种植,并根据社区背后的地形修建环形骑行车道,以形成新的旅游景点,通过集体经济的发展带动村民增收。陡坡社区也注重教育的发展,陡坡小学开班多年,在建的陡坡社区民族幼儿园计划于9月份进行招生。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持续推进下,陡坡社区将有更美好的发展愿景。

瓦 恭 社 区

续写新的“飞地”传奇

瓦恭社区距离昆明主城区40余公里,东与富民县大营镇束刻村委会为界,南与大营镇东元村委会相连,西连富民县赤鹭乡东核村委会,是五华区最为边远的社区之一。瓦恭社区在2004年前曾行政隶属过西山区和富民县,因在富民县境内,但行政隶属五华区而被称为“飞地”。在行政隶属关系的改变中,瓦恭社区发展的历史是一段“飞地”传奇。

五华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的点滴

瓦恭社区下有12个居民小组,其中,苗族小组2个、汉苗杂居小组2个、彝族小组1个,现有苗族821人、彝族147人,少数民族人口占社区总人口比例的33%左右。瓦恭社区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助推下愈发向好地发展,正续写着新的“飞地”传奇。

瓦恭社区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瓦恭社区在美丽宜居乡村、道路、村民活动中心、环卫设施等六方面建设发力,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助力。其中,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瓦恭社区建设了以民族文化带动型的清水塘美丽宜居乡村;道路建设方面,12个居民小组的入村道路和村内主干道已全部实现硬化。

五华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的点滴

瓦恭社区苗族、彝族文化浓厚,少数民族同胞能歌善舞,苗族芦笙、芒筒、夜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社区先后成立了上瓦恭汉族文艺队、新寺彝族文艺队、草鞋田苗族文艺队、清水塘苗族文艺队、新田小组苗族文艺队等各民族文艺队。“瓦恭社区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民族团结文艺汇演,并适时组织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各支文艺队伍踊跃参加,通过文艺活动的开展,既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又有力宣传了民族政策。”瓦恭社区负责人说。

在走访中,提到瓦恭社区目前正在整改的卫生陋习短板,区民宗局负责人主动将在怒江出差时学习的卫生奖惩机制同社区进行分享,用奖惩机制提高村民对卫生维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五华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的点滴

多年来,区民宗局对瓦恭社区这个边远“飞地”社区的关注与帮扶从未间断,这是对五华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一个社区不掉队的有力践行。

界 牌 社 区

村容村貌巨变迎新发展

进界牌社区最后几公里的道路已经硬化,区民宗局工作人员介绍,这条路在未硬化前是所有社区中最难走的路,遇到雨天,越野车都很难在上面行驶。界牌社区虽不是五华区最边远的民族社区,但发展条件却很艰难。如今界牌的村容村貌跟过去的描述大相径庭。很多村民都住进了一层到两层的新房,村内的硬化道路虽还在施工,但大部分已经畅通。

五华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的点滴

继续往社区里走,一些以前的土坯房躲在平房背后,它们渐渐退出界牌民族团结发展的舞台,成为贫困落后的历史。牲畜集中养殖场地的修建从根本上改变了之前“床边就是猪圈”的人畜混住状况。

五华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的点滴

66岁的村民张师傅在界牌社区生活多年,他见证了界牌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为当地苗族同胞带来的福祉。“住新房需要一部分自付费用,当时有点犹豫,住进新房后,冬暖夏凉,感觉比以前土坯房好多了,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他在2019年底入住新房,平时依靠采药等农务维持生计,社区风筝制作培训班开办后,他通过培训,学到了制作风筝的技能。

据了解,自2015年至2019年末,五华区民宗局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中积极争取省市资金共1120万元,补助项目81个,主要用于陡坡、顺城、春晖、瓦恭、界牌等社区示范创建,争取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中不让一个社区掉队。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error":401,"message":"site error"}//www.ekkosec.com/plan/2020/0527/79892.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