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来临,北京市疾控中心全员停休,立刻返岗,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发挥着守卫市民健康和支撑城市运行的重要作用。性病艾滋病防治所陈婧就是在疫情防控的另一条战线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020年2月的一天,陈婧办公电话响起,她拿起电话应答“您好!这里是北京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所”,随即她并没有听到电话那端传来任何的声音,过了一会儿,电话里传来了“嘟嘟嘟嘟”的忙音,对方好像挂端了电话,陈婧一头雾水,什么情况?查了一下来电显示,湖北的手机号码。过了五分钟左右,电话铃声又响起了,还是刚才的号码。陈婧就接起,应答后,终于对方传来了声音“您好!……”,之后话筒里传来的哭泣声音。“您好!请问我有什么能够帮助您的吗?”陈婧小心的说道,“您别哭,您看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对方沉默了一会儿,“同志,我家孩子……”,话筒里又没有声音了,又是一阵沉默。陈婧耐心的说“嗯,您说!”
打来电话的,是一位在京大学生的母亲,孩子回湖北老家过年。细心的母亲在孩子行李包的最底层,发现了一个药瓶,他们好奇的在网上查到,是治疗艾滋病的抗病毒专用药品。有了这个发现后,家人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父母背着孩子哭过好几次!多么不愿意相信这是自己孩子得了这个病。后来,他们经常去找药瓶,发现药片在逐步减少。从孩子服用消耗中,他们确认了这个情况。最近,发现药瓶逐渐见底了。
他们在查这个药的时候,了解到这种抗病毒药品是需要持续服用的,是抑制病毒复制的,如果断了药,可能会造成病毒反弹,甚至出现耐药……从他们发现孩子药瓶那一刻起,父母俩就开始担心起来,直至间接确认了这个现实。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家门都不能出了,这药没有了,可怎么办呀!这正是这位母亲几经咨询,找到了北京市疾控中心。
听清楚了电话里讲的一切,明白了对方想要查证自己孩子是否是艾滋病患者,甚至要问用药的处方。出于对患者隐私的保护,陈婧表示不能透露相关信息,更不能告知用药情况。但一直在安慰着对方,“既便您孩子万一真是患者,只要按时服药,完全可以维持正常生活,与正常人的寿命也差不了几年”,同时陈婧告知了对方必须由本人通过什么渠道获取药品等等。一番苦心婆心的劝说,终于让对方情绪平复下来。
受到疫情防控影响,有外地艾滋病患者滞留北京的,也有北京艾滋病患者滞留外地的,因为医疗机构忙于疫情防控,经常会出现患者联系不上取药点打来的求助电话。外地滞留在京求助的有160余人次,北京滞留在外地的求助有6500余人次。每天陈婧和同事们都在耐心细致的协调处理,如果用药时间宽裕的,她们就会按照地址把药品给对方寄去,如果时间来不及甚至寄送渠道不通畅时,她们就设法帮助协调当地疾控机构送药上门。每位患者的用药处方都不相同,而每次取药和借药只能一个月,电话打了无数个,总会让每位患者的用药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
“有的省份疫情防控堪称硬核呀!村子里就是不让出门,有话说‘出门打断腿,还嘴撕破嘴!’,不能出门取药,还难以启齿不能据实相告,有的患者打来电话,那种迫切的愿望,让我们真是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协调解决问题,有的只能送药上门,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守护的这个人群恰恰是特殊人群,解决好这个问题,也是为了疫情防控出了力!”陈婧滔滔不绝地说着,“啥情况都有,还有一次,那位患者打来电话,说没有身份证,怎么领药,问了一遍,社保卡、驾驶证都没有,原来是刚刑满释放,也想办法替他解决了问题。”说完,她叹了一口气。
陈婧的疫情防控中还有一项工作,就是对某一种艾滋病专用的抗病毒药品的管控。这种药在国家的新冠肺炎疫情诊疗方案中,被列为新冠肺炎抗病毒治疗药品,一时间成为了疫情防控紧缺药品,而这种药品只是国家采购,免费提供给艾滋病患者服用,除了艾滋病定点医院处方取药外,其他医院并没有这种药。
为了支持新冠肺炎救治,还要满足艾滋病患者使用,陈婧和同事们每天会详细统计全市定点医疗机构这种药品的库存、使用情况,每天报送消耗情况,进行统筹安排,有力地支持了新冠肺炎临床救治工作。
在疫情防控另一条战线上,陈婧和同事们恪尽职守,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北京疾控人的忠诚和担当,成为了疫情防控特殊背景下,艾滋病患者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