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上海将投资2700亿元发力新基建

未来三年,上海预计将总投资2700亿元,全力提升上海新型基础设施规模和创新能级,朝着城市运行更高效安全,社会治理更精细高效,日常生活更智慧便利的目标迈进,让人民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联网,这些听起来有些高大上又有些遥远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其实离你我的日常生活很近。在普陀区长寿路街道办事处主任赵永尊看来,这些新基建正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

把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都运用起来,进行更精细化的管理,比如安装了智能的充电桩,并将这些数据接入到一网统管系统,去预判安全隐患,再比如我们引进智能化的养老终端,实时监测老人的健康信息,专家们通过分析提供针对性的养老和医护服务。

上海市中心目前已基本做到5G室外覆盖。很多尝鲜的用户惊呼,手机的网速“飞起来”。上海的三大运营商为了把这种“飞速”也引入人们的家中,今年以来纷纷推出了媲美5G的Wi-Fi6技术,上海电信市场部总经理程永红介绍,这种千兆Wi-Fi将让家中的各种智能家居实现完美流畅地运转。

Wi-Fi6有大带宽、有高并发、有低时延,以前我们在Wi-Fi这一块是跟着国外的厂商,但是Wi-Fi6这个标准是我们中国的厂商、中国的这个运营商一起来制定的,也是我们新基建非常重要的一块铭牌。

一场抗疫斗争生动展现了“生命至上”的深刻含义,而随着新基建的发展,抢救生命的节奏还能快些,再快些!上海移动政企客户部科教文卫部经理奚英豪举例说:

包括5G急救、5G远程超声等,实现了患者上车即入院,院内的急诊医生可以通过5G高速网络回传的车内实景视频,AR第一视角视频以及患者生命体征数据,进行视诊、问诊、远程指导和抢救,赢得“黄金时间”。

不仅守护的是个体,“新基建”也正更好地守护整座城市。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多项技术应运而生的“健康码”,借助人脸识别等技术开展的智慧安防……通信、交通、公安等与城市安全息息相关的部门都将实现治理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上海电力目前也已通过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建成了城市绿色保电“最强大脑”。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总工程师谢伟介绍:

建成保电“大脑中枢”,采用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监拍装置、无人机等先进设备,对核心保电区内的变电站、配电站以及输电线路等进行了智能化改造,能够促使电网更加坚强智能,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更好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

以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为主的“新网络”建设;以创新基础设施为主的“新设施”建设;以人工智能等一体化融合基础设施为主的“新平台”建设;以智能化终端基础设施为主的“新终端”建设。当新基建的这四大重点领域都蓬勃发展之时,必将带动整座城市的“百业兴旺”,助力产业升级、带动创业就业,为经济增添澎湃活力。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介绍:

发挥数字新基建带动作用,持续打造“智能底座”。加快重大智能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围绕人工智能核心芯片、软件框架、智能传感器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突破。完善全市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布局,进一步扩大创新中心在行业技术攻关、应用落地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error":401,"message":"site error"}//www.ekkosec.com/plan/2020/0708/81585.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