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但凡关系到人民生产生活的事,都不是小事。民以食为天,让老百姓吃的好,吃的放心,是育种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创新,脚踏实地改良作物品种,力争使农民富起来。“要把小辣椒做成大产业”,这是湖北省农科院辣椒科研创新团队的工作理念和服务宗旨。湖北省农科院辣椒创新团队紧紧围绕产业导向、问题导向开展辣椒育种研发,通过近三十年研究,在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姚明华研究员的带领下,创新团队始终践行着服务“三农”的使命,在科学研究、示范推广、技术服务、助力精准扶贫和支撑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
科学种菜,让农民富起来
当前,我国扶贫攻坚战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利用辣椒产业开展助力精准扶贫,这也是姚明华团队最大的心愿。多年来,姚明华团队坚持创新和成果转化,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到荆楚大地的田间地头,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助力精准扶贫的道路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单,特别是在鄂西山区和大别山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个大、肉厚、辣味浓的辣椒,绿得油亮;枝条上硕果累累的蕃茄,浅绿的、红色的、橙色的宛如一串串彩色灯笼……这是南漳县高山蔬菜留下的可爱表情。而在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片玉米地,贫困的农民眼中充满了对致富的渴望。
作为一名农业人员,姚明华深知思想贫困是困扰农民贫困主要因子,也是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因素。姚明华所服务的襄阳市南漳县板桥镇晏山村,起初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亩年收入不到800元,脱贫困难重重。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海拔高度调整当地农业种植结构,由传统玉米改种高山番茄新模式,他与该村党支部书记冯祖习达成共识,先走访做村干部工作,然后由村干部做农民工作,再召开村民大会,从市场需求、栽培技术等方面给农民面授知识和技术,让公益性的农业扶贫找准了路子。
扶贫一定要接地气,着力点要放在“适应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姚明华下定决心,扎住农村,定点、定户精准指导,指导他们调结构、转方式。山区基地分布较分散,交通又不方便,姚明华徒步走遍了当地一座又一座山。
第一年,多数农民开始抱着试种的态度只种了半亩到一亩地,通过他的田间现场指导和集中培训,手把手的教,农民开始掌握了种植高山番茄技术要点。一茬结束后,年平均亩产值0.84万元,有的农户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比当地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要高出8-10倍。
由于第一年高山番茄试种成功,晏山村第二年的种植面积由原来的20亩迅速扩大到100亩。该村高山番茄的年平均亩产值0.9万元以上,有的农户纯收入达到1.3万元以上。
连续两年高山番茄成功种植,该村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改变,经济收入得到快速增长,村里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邻近薛坪镇镇政府找到姚明华研究员,希望他能从技术上继续扶持其他2个镇5个贫困村发展高山番茄、辣椒,姚明华爽快地答应了。南漳高山番茄、辣椒种植面积在3年内很快发展到3000多亩。
姚明华连续5年被湖北省南漳县委、县政府评为“创新与实用技术推广”先进个人。
创新是致富密码
扶贫之处,多数是交通不便,或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差,农民思想封闭,信息闭塞,为低效传统农业种植模式。概括为一无产业,二缺,三少劳动力。
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姚明华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培育差异化比较优势,生产适销对路农产品。他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村(户)实际需要,定点、定户精准指导,建立核心示范基地,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组织开展技术培训。
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可以改变一个产业。为解决麻城传统辣椒品种皮厚、口感差的难题,满足市场需求,以品种改良为突破口,团队与彭店村的湖北兆至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建麻城市辣椒研发中心,以本地大果型长灯笼型辣椒材料为对象,整合省农科院人才力量和资源优势,联合培育开发皮薄、口感好的优质多抗系列辣椒新品种“新佳美”、“薄皮王”、“鄂椒薄皮1号”,并在该村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实现了辣椒品种的更新换代,保住了麻城辣椒的市场份额。
为破解辣椒提早上市和连作病害较严重的难题,针对彭店村大棚辣椒一年两茬的种植习惯,充分利用该村油沙土的特点,团队积极开展“辣椒集约化育苗技术”、“大棚多层覆盖高效栽培技术”、“大棚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石灰氮土壤消毒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辣椒化学肥药减施增效技术”、“辣椒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切实有效地解决了农民育苗难、辣椒上市晚、土壤连作病害严重、油沙土保水保肥效果差、部分病虫害防控难等问题,实现了大棚辣椒一年两茬绿色、安全、高效生产。目前已经制定省地方标准2项,集成示范辣椒提质增效高产栽培技术4项,这些技术已在彭店村大面积推广应用。2018年全村蔬菜年产值达到38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1600元,全村整体脱贫。彭店村的生产现状是:家家有大棚,户户种蔬菜。全村耕地面积2560亩,大棚面积2380亩,村里90%党员忙蔬菜、90%耕地种蔬菜、90%劳动力种蔬菜、90%收入来源于蔬菜、90%蔬菜是辣椒。
在农业扶贫之路上,有些路子虽小、法子虽土,但只要对贫困村民增收管用,姚明华就正视它们的效应。
目前,麻城市兆至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设施蔬菜、露天蔬菜、高山蔬菜6800亩,辐射麻城市10多个乡镇,带动5000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1.2万元。该社被评为全国百强合作社、湖北省十强蔬菜专业合作社、黄冈市十佳示范合作社。
作为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鄂西综合试验站站长,姚明华研究员每年从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内市场征集100多个优质多抗辣椒新品种,种在老百姓的家门口,让他们对新品种看得见、摸得着。连续几年湖北利川高山辣椒新品种的成功展示,推动了该村农业种植结构及品种的调整。如今,1000多亩辣椒已成为该村稳步增收的动力源泉,平均亩产值8200元,农户一年可以拿到纯收入3000元以上,远远高出种玉米的收益。
农村产业脱贫要靠,的支撑需要人才,团队围绕产业问题开展攻关、成绩斐然。辣椒团队拥有部国际合作基地、农业农村部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鄂西试验站、蔬菜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重点等研发平台,创新团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充分发扬工匠精神,在辣椒育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选育并通过审认定或登记辣椒新品种21个,获国家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2017年姚明华研究员被中国科协评为“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201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同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农业农村部系统先进个人”,团队于2019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助力精准扶贫先进集体”。
在辣椒团队全体成员的眼里,小小的辣椒不仅仅是个产品的概念,辣椒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而且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创造了社会财富,小辣椒背后大有文章可做。
湖北省是全国嗜辣省份之一,近年来诸如“周黑鸭”、“小胡鸭”等一批休闲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耐煮高辣型的加工辣椒需求量逐年增加。“普通辣椒不太好卖,市场上一千克卖不到两元钱,而加工辣椒就能够卖到24元钱到36元钱一千克。”姚明华团队正在为鹤峰土产林专业合作社定向培育耐卤耐煮高辣朝天椒品种,应用于“周黑鸭”企业。
其实,在姚明华团队眼里,小辣椒背后还有个很大的市场问题,扶贫也不是简单的送种子下乡,还有生长各阶段的技术、产品销售及品牌建设等指导。辣椒团队从起始阶段就注重辣椒产销各环节的平台整合,充分利用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园艺学会辣椒分会、湖北省园艺学会、湖北蔬菜协会等平台,做好生产者与大市场的中转桥梁,及时为合作社和农民提供市场供销信息。
谈起扶贫的感受,姚明华感慨颇多:“全面脱贫奔小康,难点在农村,用支撑贫困山区,用智慧服务千家万户。只有练好扶贫的内功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鲜食薄皮辣椒育种是我们长期坚持的特色,符合当今辣椒产业的发展趋势,下一步,我们要更加努力,为我省农村的脱贫致富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在富农的扶贫之路上,姚明华及其团队唯有矢志不渝,奋斗不息。路正长,更加辉煌的成就等待着他们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