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 生命科学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北京市疾控中心卫生毒理所举办线虫平台技术交流研讨会

2020年9月3日,市疾控中心卫生毒理所在213会议室举办线虫平台技术交流研讨会,与来自军事医学研究院张学敏院士团队的李桦研究员、董方霆研究员、何昆教授、解现星博士进行学术交流。参加研讨的有市疾控卫生毒理所相关技术人员以及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鲜波副研究员。

交流会上,李国君所长向与会人员简单介绍了毒理所的构成、职能、资质以及近年来取得成果,并重点介绍了我所构建的线虫技术平台初步应用。北京市疾控中心卫生毒理所自2011年开始,在保持经典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技术、资质的同时,重点建设模式生物线虫技术平台,目前已作为技术支撑板块应用于化学品急性毒性检测、重大活动公共卫生应急保障、食物中毒应急毒性检测、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等,并应用于大气PM2.5的毒性效应及机制性研究、稀土元素的神经毒性等科研项目中。鲜波副研究员就低等模式生物的自动化高通量研究方法及其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了报告,创新性研究方法克服了传统线虫高通量筛检过程中的局限性。研讨会上,来自三个不同单位的专家们围绕线虫研究应用的前景和局限性、线虫在现场应急毒性检测中的技术开发等开展了深入热烈的讨论。李桦研究员同时分享了其团队在毒性应急检测过程中样品前处理等方面的经验,经过充分讨论交流,双方均表示获益匪浅。会后,李桦研究员一行参观了毒理所模式生物线虫实验室,观摩了实验室环境设计、线虫培养及实验操作等,同时参观了屏障动物实验室及生理、生化、解剖、病理、免疫、细胞、Ames等实验室。专家们认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毒理所“小空间具有大能量”。

本次交流研讨学术氛围浓厚,不仅展示了我所建设的具有疾控特色的线虫实验技术平台,同时也对外展示了毒理所的综合实力、科研氛围、学科发展,且通过探讨交流和经验分享,为我们当前面临的部分毒性检测技术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error":401,"message":"site error"}//www.ekkosec.com/plan/2020/0906/83279.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