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伟贤 李海翔
数字鸿沟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技术普及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整个社会的信息资源拥有差距、知识获取与利用差异、社会分化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数字鸿沟是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过程中,不同主体(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接入和使用方面存在差距,从而引起的技术普及不平衡、经济发展不平等、知识配置不均匀及社会分化等一系列现象。
从技术层面看,它是不同主体在接入新兴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从经济层面上看,它是经济不平等和贫富差距在信息时代的延续;从知识层面上看,它是使用新兴信息技术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方面的差距;从社会层面上看,它是信息社会的分化现象。
面对数字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变革,需要科学审视区域数字鸿沟问题,对区域数字鸿沟相关理论进行和研究,包括科学地界定区域数字鸿沟的系统边界,研究该现象的效应、形成机理、测度指标体系、测度方法等。
在信息经济时代,信息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成为加速经济增长与提高生产率的重要工具。然而,区域数字鸿沟的存在和扩大,必然会产生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导致一部分人群被边缘化、外围化,使其处于孤立状态。这就要求对区域数字鸿沟的大小进行定量研究,透过现象剖析其本质,以加深人们对区域数字鸿沟问题的认识,最终找到弥合区域数字鸿沟的路径和对策。
目前,我国数字鸿沟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较大,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互联网普及率、信息资源、信息研发投入、信息化人才、信息使用等方面。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基础及创新方面存在差距外,对信息化推进的政策实施力度不同,也是我国信息化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以美国为例,其信息化发展较早,1982年美国“科学与工程中的大规模计算”专家小组即提出启动一个由政府、高等院校及企业参与的、全国性的、长期的发展大规模计算计划的建议;1993年美国政府颁布《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行动纲领》,并将“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作为其施政纲领,这为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我国2002年10月才颁布第一个国家信息化规划,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信息化发展起步较晚。
第二,我国东中西部的数字鸿沟也很明显,其中东、西部地区和东、中部地区的数字鸿沟要远远大于中、西部地区的数字鸿沟。
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自东向西,自北向南,自然禀赋梯状变化明显。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西南地区,深居内陆,交通闭塞,导致其无法与外部顺畅“链接”,而东部区位优势明显,对外开放程度高。
同时,西部地区地形或崎岖或广袤,铺设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成本大,资金回收困难,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总是向着收益大、效率高的方向运作,这更加加剧了东、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由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采用非均衡发展战略进行产业布局,采取了由沿海向内地展开的梯度推进方式,在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无论是整体的经济发展还是信息产业的发展都呈现出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梯度化发展的态势。
我国发展也呈现出显著的梯度差异及不均衡状态。东部地区得益于良好的区位条件,无论是在吸引高人才还是学习国外技术上都具有极大优势,而中、西部地区资源匮乏,创新能力不足。中、西部地区在自然禀赋、经济和创新能力方面与东部地区存在明显差距,限制了区域内信息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地区之间在经济、技术、知识和社会四个层面发展的不均衡,最终导致了区域间数字鸿沟的产生。
第三,我国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逐步扩大,城市和乡村不仅在信息接入上存在严重失衡的现象,而且在信息应用和信息消费方面存在差距。
首先,城乡群体因为信息的拥有及应用的差异导致他们在参与各种活动与获得收益方面存在显著差距。客观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造成城乡间信息工具的拥有量不同;主观上,城乡居民本身所受的教育程度及知识结构不同造成城乡居民使用互联网的热情存在差异。
其次,城乡外部环境的差异使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益在城乡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信息产业具有高固定成本和低边际成本的特性,随着服务对象的增多,每个用户的分摊成本随之下降,但所带来的效益却是不断增加的。城市地区人口密集,大多数信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原则下,必然将着力点集中在城市。
最后,城乡居民对信息技术的需求程度不同造成信息技术在城乡扩散的差异。大学、科研机构、银行、企业、大型商业等机构对信息的需求较高,它们往往选择聚集在城市的某个区域,利用自身人才、知识等优势,不仅赢取知识的溢出效应,还可以获得专业化分工带来的外部经济。现阶段农业信息化还没有完全普及,农业生产和销售对信息的需求相对较低,最终导致信息产业发展只能重城市而轻乡村。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数字鸿沟治理问题成效显著。进一步弥合我国数字鸿沟问题,加强数字社会建设,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发力:
第一,加强信息软件和硬件建设。虽然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弥合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首先应当在保证硬件持续投入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我国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以提高我国整体的信息技术普及程度。
其次还应该不断推进我国信息技术自主创新水平,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由于我国信息技术起步较晚,信息技术的应用总体落后于发达国家。要想真正落实信息化全面建设战略,弥合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我们就不得不走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之路。
最后还应实施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政策,信息产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弥合区域数字鸿沟存在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在当今社会信息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只有实施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政策,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问题。
第二,缩小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差距。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的接入需要建设骨干网、通信基站等信息硬件设施,这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此外建成丰富的信息软件资源也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投入。因此,应着力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不断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为弥合东、中、西部及各省区市间的数字鸿沟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需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信息产业的投资力度;二是,在中、西部地区施行税收优惠政策,考虑在中、西部设立特殊开发区,集中资金进行产业结构整合与优化,为经济发展提速;三是,加强东部企业与中、西部企业的合作,可以在政府的指导下,由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向中、西部内陆企业转移高新技术、注入新的管理模式、提供商标使用与营销网络等。
第三,加快我国城乡均等化建设速度。我国应当进一步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能力,重点扶持农村地区的发展,通过实施城乡信息融合发展战略,以农村信息化为重要手段,促成农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新局面,最大限度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信息化快速发展。可以从构建城乡均等的政策环境入手,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城乡融合,运用财政手段调节城乡收入差距,依托电子政务推进农村信息化发展。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自身经济实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强城乡经济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农村地区信息软件资源建设,积极完善政府涉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制度创新。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发展,创新制度体系,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发展;加强农村信息技能培训,提高信息应用意识;重点依托涉农高等院校,保障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作者介绍:薛伟贤,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理工大学处副处长,西安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李海翔,西安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