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城市投资价值的
五华密码
中国哪些地区最具有投资潜力?
日前,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了《2020胡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区域百强榜》。榜单评选以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19+2城市群为基础,对全国570个区域进行了投资潜力的综合评估,最终选出最具投资潜力的100强区域。其中,五华区榜上有名,成为云南省入选榜单的两个区之一。
这也是对五华区经济实力、人口数量、教育医疗、环境生态、特色文化和创新等综合实力的一次肯定。“十三五”以来,五华区面对新形势新需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在高质量发展中迈出了更大、更新步伐的发展走向。
1、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经济指标和软经济指标是本次胡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区域评选中作为第一维度的重要依据。“十三五”以来,五华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3%。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44.68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31.76%,年均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78.61亿元,年均增长9.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7208元和21060元,比2015年增长35.9%和42.1%。2018年,五华区获全省县域经济重点开发区县考评第一名。
五华以商贸立区,自古以来就是昆明的传统商业中心区。近年来,五华区持续巩固中央商务区优势地位,推动“一圈层”主城核心区提质增效,积极开展“二圈层”西北片区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持续“优化三圈层”西翥片区规划布局。南屏街成为西部省份中唯一入选全国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的街区;云南省区块链中心落户五华,阿里、云链等优质企业加入云南省区块链产业联盟;高原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进展顺利……
2018年,五华区还在“十三五”纲要的基础上新规划了117项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2300亿元。目前,这些项目已有91项开工实施,政府主导项目涵盖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农田水利等,社会投资项目则主要集中于主城区重点地块开发、西北片区重点产业开发。随着西城时代、吾悦广场、中铁云时代广场先后开业,昆明首创奥特莱斯也于今年12月开业,与明年即将开业的昆明宜家家居商场一起,构建起西北片区的全新商业格局。
在这片投资热土上,五华区还着力打造国家心血管区域医疗中心、云南省区块链中心、人工智能创新创业中心和现代商业中心“四大中心”。科大讯飞智慧教育“两亚”总部成功落地,79家知名企业加入云南省区块链产业联盟,五华产业园也成为全省首批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省级工业园区。
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中,五华区一方面借助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契机,着力释放消费潜力,及时向辖区内155户企业兑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暨稳增长奖励扶持资金3228.43万元,积极帮助重点企业开展各类银行贷款;一方面整合三大片区资源,加大成熟度高、产业带动性强等重点领域的招商力度,向招商引资企业兑现发展扶持资金,缓解企业资金链紧张问题。截至目前,已签约项目28个,协议投资额361.75亿元。
2、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发展活力充分激发
投资潜力的大小,要看是否有一流的营商环境,需要硬件和软件“双管齐下”,交通需求、路网规划等基础设施建设是能否吸引投资者的前提。“十三五”期间,五华区结合辖区实际,投入资金近30亿元,进一步补齐了城市规划建设短板,让城市路网更加合理紧密,城市交通更加畅通有序,城市环境更加整洁美丽。
通过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多规合一”,五华区先后启动32个城中村拆迁工作,启动实施昆倘高速、昆楚复线建设,完成五华134号路等36条市政道路建设,西昌路云大医院等4座人行天桥投入使用,新增5G基站900余个,主城区95%的区域已实现5G信号覆盖。
在辖区各个街道办事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绩效目标管理与部门预算编制相融合;在涉农片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今年,五华区顺利承接高新区社会事务移交,224项社会事务实现属地管理。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五华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投资项目“政务服务联络官”制度。通过优化项目前置审批环节,缩短项目前期准备时间,为企业投资项目提供“一对一”量身定制代办服务,变“企业跑”为“政府替”。截至目前,共为企业代办行政许可事项审批155件,为企业代办相关行政职权事项共计82件,让企业花最少的精力、用最短的时间办完事,推进投资项目早落地早见效。
近年来,五华区率先在全省推进街道、社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目前已实现10家街道为民服务中心、99家社区为民服务站线上线下政务服务全覆盖;建立线下实体综合窗口“一窗式”集中办理模式,街道为民服务中心首批受理事项83项,社区为民服务站首批受理事项57项,全区通办事项21项;完成区政务服务中心、街道为民服务中心、社区为民服务站“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
在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专区的基础上,全省首个“昆明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专区”于今年3月在翠湖公园南门正式启用。五华区将涉及公安、住建、环保、水务、农业等25个部门的207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整合,实现多个政务服务事项24小时自助办理。同时,积极推进政务服务进楼宇、进街道、进社区、进商场、进园区的政务服务新模式,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更便捷、更优质。
值得一提的是,五华区还与重庆市、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四省六地政务服务部门签订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结对共建协议》,使五华区成为云南省首家实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区县。通过“窗口收件、快递送件、多地互通、视频联审、限时办结”的模式,目前共有58项事项可在六地实现“跨省通办”。按照共建协议规划,到2021年底,“跨省通办”事项将增至100余项。同一事项在结对共建地域内可无差别受理,企业和群众办理异地业务实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地办”,共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3、城乡品质加快提升 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在首次发布的《2020胡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区域百强榜》中,胡润研究院还从经济发展、人口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和文化发展五大维度分别评选出发展潜力区域“Top10”。在绿色发展“Top10”中,五华区名列第三。
这是一个森林覆盖率达57.97%、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4年保持96%以上、全区万元GDP能耗下降超过5%的行政区。五华人深知,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全区上下秉承这一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地域、全过程、全方位,生动演绎了美丽五华的蝶变之路。
在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污染防治“十二大专项攻坚战”中,五华区持续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河长”责任体系,首创“双层河道”,破解了行洪排涝、水质净化、雨污分流难题。实施石盆寺等“五采区”植被修复工程,全面完成滇池流域重点保护范围裸露山体修复任务,让往昔的“五采区”变成了“五彩区”。全区Ⅲ类或优于Ⅲ类水质达标率100%,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10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发展的成果,人民看得到,也享受得到。在五华区,年均增加就业岗位近3万个,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计划完成率100.2%,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计划完成率100.2%。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大力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人均期望寿命从77岁增加到79.1岁。近年来,五华区全面深化区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卫生健康重点项目建设,五华区人民医院暨五华区康养中心建设项目顺利推进。今年,五华区还成功创建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在全省范围内,五华区率先启动人工智能因材施教示范区项目,深入实施“三名”工程,红云小学等一批新建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93%,地区人才密度达到22.6。全区保有高新技术企业数超过150家,数量位居全省之首,成为云南省首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
五华区是昆明市的文化荟萃之地,也是创业创新的沃土。这里聚集了10多所高校和20多个科研院所,智力资源密集。在积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各类市场主体的创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全面强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成为科学和知识创新的骨干。
以高于全市平均值的强度,五华区还不断加强全社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投入,对企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进行扶持。目前,五华区共有国家级孵化器2个,省、市级孵化器15个;国家级众创空间8个,省、市级众创空间68个。孵化器、众创空间面积超3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500余家,各项指标位列全市前列。
在抢占发展先机上,五华一直是敏锐、务实的“行动派”。围绕市委提出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科教创新先行区、现代服务业引领区的定位,五华区还将找准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和突破口,筛选梳理更多政府投资和产业投资项目,强化产业建设中的建链、强链、补链,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高品质核心区优化升级,在区域竞争中实现差异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