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五华区司法局按照上级关于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相关要求和标准,结合实际,强化工作措施,以树形象、强队伍、精业务、优效能四项举措积极推进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司法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树形象,100%完成外观标识改造和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根据司法部和省司法厅相关要求,五华区司法局筹措专项经费,对全区11个司法所的外观标识、公示标牌等进行了统一改造,实现了全区司法所“统一标识、规范明了、方便群众、树立形象”的目标,为全面推进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针对部分司法所业务用房面积偏小,功能用房老化的情况,五华区司法局主动与各司法所所在街道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支持,助力龙翔和厂口司法所摆脱现有困难局面,使龙翔司法所从原有的不足10平米的不见光的小办公室换成了现有面积超过120平方米的标准化办公场所,厂口司法所从原有60平米换成了200平米的业务用房。因地制宜的改善办公环境,确保了各基层司法所的司法行政工作全面开展。
二是强队伍,及时配齐配强司法所工作人员,多形式开展培训提升业务素质。截至目前,五华全区共录用社区矫正工作者34名,法律援助专干14名,专职人民调解员28名,绝大部分安排到各司法所辅助开展工作。各司法所均配备5名及以上工作人员,确保至少有2名社区矫正工作者、1名法律援助专干,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着力打造了一支突出实干、务求实效的基层司法行政队伍;通过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岗位轮转等形式全方位、多层面提升司法所专兼职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2020年以来,已组织开展各类培训20余场次,不断提升司法所队伍的政治自觉、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和规范履职水平。
三是精业务,悉心打造人民调解“金字招牌”,用心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坚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筑牢第一道防线的思想,主动介入、大胆负责、科学调解,开创了人民调解工作的新局面,2020年被司法部评为“大排查、早调解、护稳定、迎国庆”专项活动表现突出集体。其中昆明市首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李学个人调解室”将所有涉及拆迁的矛盾纠纷都在辖区范围内化解,实现所服务的海源社区20年“零上访”,被原司法部部长赞誉为“云南省人民调解金字招牌”;大观司法所“魏云个人调解室”调解工作新模式,助力医患矛盾纠纷化解,为辖区创建“平安医院”不断努力,被多个部门共同通报表扬,授予“全国平安医院工作表现突出个人”荣誉称号;莲华司法所积极梳理因征地拆迁项目重启后的分家析产矛盾纠纷,组建专项工作小组,有针对性的加强法治宣传。2020年共计排查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纠纷1676次,及时化解235件,涉及金额3.5亿元,切实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各司法所根据区普法办的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命案防控等主题法治宣传活动,目前各司法所共计开展普法宣传教育1138场次。根据岁末年初农民工讨薪事件频发的实际,各司法所积极深入社区、工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其中普吉司法所根据辖区工地较多、农民工讨薪事件不断的实际,组织法律援助专干、专职人民调解员实地走访工地5个,为农民工开展法律援助宣传5场次,调解4件,申请法律援助14件。
四是优效能,全省试点推行“云智调”和“智慧矫正”系统,持续优化司法所内部管理制度。在全区11个司法所在全省率先推广运用“云智调”“智慧矫正”和云解纷平台,创新“互联网+”在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中的运用。截至目前,全区购置并使用“云智调”终端56套,进一步增强调解工作信息化建设水平,共计生成电子卷宗677件;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社区矫正工作结合,已成功通过自助报到机录入70余名社矫对象信息,今后仍将加强与信息服务商合作,不断完善“智慧矫正”各系统,并将“智慧矫正”工作延伸到各司法所,积极搭建“自助矫”、“智能管”、“云端学”三位一体的云南“智慧自助矫正”管理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司法所、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各项工作制度,量化细化司法所的考核工作,健全工作制度规范、档案资料规范等,为创建智慧司法所、规范化司法所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