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玩泥巴、喝酒、摔跤、踩鸡吓狗……北迁象群火了,他们也让人泪目

 继之前的摔跤喝酒打醉拳,

 

 

 

徒鼻拧手龙头痛饮后潇洒离去,

 

 

 

和动弹不得的睡姿之后,

 

 

 

6月10日,象群们的“泥巴浴”又一次萌翻了众位“象粉们”。

 

 

 

上一个这样玩泥巴的,还是“小猪佩奇”~

而像这样的“旅途精彩瞬间”,也第一时间被上传到网络,为全世界所见。

成为国际巨星,不是大象的本意。

1、举世瞩目的迁徙

说起咱们云南的北迁象群事件,那真是到没有边界。

BBC、CNN、NBC、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朝日新闻、TBS……

 

 

 

 

 

 

全世界都在关注着这群北迁象群的寻家之路。大家每天起床第一件事,都是看看“大象今天到哪了?”“大象找到家了吗?”

全世界也都在思考,它们为什么出走?去往何方?如何劝返?

 

 

 

大象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际巨星,然而这并不是它们的本意。

它们只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地有点久、有点远,好像还有点偏……

2020.3

16头野象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出发,一路“象”北,开启旅途

2020.7

象群进入普洱市

2021.4.16

象群迁徙至玉溪市元江县。

2021.6.2

北迁象群由玉溪市红塔区,进入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

2021.6.10

象群总体朝西南方向迁移3.7公里,返回玉溪易门县,独象仍在昆明

 

 

 

这群来自西双版纳保护区的“珍稀大象”,经历了一年又三个多月的长途跋涉,越过500多公里,闯入人类的视野。

好在,一路“人象平安”

大象的本意,是个迷。

2、一路“象”北的迷

这个族群的出走原因、路线之选择、公象离群的现象等,变成一团团的迷雾,困扰着国内外无数的专家、网友。

 

 

 

它们出走的原因仍旧未知,但很有可能是因为——大象们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日益增长

毕竟按保护区勐养管护所高级工程师董瑞所言:西双版纳西双版纳州的生态越来越好,保护区内更没有人为干预的因素迫使野象出走。

而由于保护有力,国内的象群数量成倍增长,300多头大象使得栖息地的承载力受到挑战。

 

 

 

西双版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林露湘则提出,

比起原本的野生粽叶芦、构树、马唐草等,它们现在似乎更爱吃香甜的玉米、甘蔗等农作物。

吃货表示,这个确实可以理解~

 

 

 

而原本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象群“反常”北上,也可能是被花花世界迷了眼,从而迷了路。

 

 

 

至于三头公象的离群,则让我们联想到了大象的家族结构——母系社会。

这与人类早期的社会结构是相似的。

 

 

 

不过相比于研究大象的心理与行为活动,人们现在更关注的,还是人类应该如何劝返大象的问题。

对此,云南采取了宽容柔和的方式.

他们没有选择用“力量”强行麻醉搬运、甚至射杀它们,而是选择用“守护”的方式,确保人类与大象共同的平安。

 

 

 

由此,继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之后,

中国再次向全世界提交了一份高分答卷,也展现了中国对于保护生态多样性的决心与实际行动。

这非常难得地收获了国外媒体的一致赞誉

更令人惊叹的是,截至10号,象群终于停止了“象”北的迁移,而是“象”西南迁移返回了玉溪!

这是昆明市各级政府、全体工作人员,取得的巨大成效。

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他们或许揣测到了大象的本意

3、昆明市的守护之道

在镜头面前,象群是可爱的,小象们憨态可掬、无拘无束,大象们则随时流露爱护子女的温情。

但当大象走到你身边,三四米的大高个儿,还对自己的巨型与怪力不自知,是不是挺可怕的?

 

 

 

面对吨位在线、力量在线、机智也在线的大型“野生”象群的突然进军,昆明市迅速制定并下发了应急预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市区两级现场指挥部

他们通过无人机、红外相机进行不间断监测,加以实地勘察象群活动轨迹,提前研判迁移线路。

 

 

 

他们还依托山势走向道路和村庄分布情况,采取了物理阻隔投喂象食等方式。

 

 

 

最后,他们成功地诱导象群远离人口密集区,并使之于6月4号向西南迁移了6.6公里。

6月5号15时10分,象群先行向西南再转向西北迁移12.1公里,由晋宁区双河乡进入夕阳乡活动,

6月10日,象群总体朝西南方向迁移3.7公里,返回玉溪易门县。

科学引导终现成效。

 

 

 

这样的成效背后,是昆明市上下一心的守护。

昆明市晋宁区委副书记李松提到,自象群进入晋宁区以来,全区共组织了近2000人参与其中,出动500辆次车辆,无人机52架次,疏散了人群5000多人。

 

 

 

昆明市林草局局长高宇明表示:

“目前没发生人象冲突,人象实现了平安相处,实现了迁移方向的偏移,实现了柔性引导。”

 

 

 

村民们和基层值守人员们尽管辛苦,但都期望象群能平安回家。

村民恩师傅表示:

“希望他们全部一家,整群安全地到达他们的归属地。”

另一名村民张师傅说道:

“我们24小时坚守在这里投喂着食物,也希望它们平平安安的。”

 

 

 

象群折返,但更多问题仍待解决。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杨君兴研究员说道:

这次大象北迁,恰恰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一个科学问题——

大象为什么北迁?

这个时候借大象这个事件,我们可以更关注生物多样性研究,更关注大象的保护。

 

 

 

云南大学生态学教授欧晓坤同样将目光放在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上。

他认为此次应对象群迁徙的方式,为我们今后处理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生物多样性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借鉴机会

 

 

 

在这次对大象的应急处置工作当中,昆明市的所有措施都以“人象安全”为最高标准,每个人都发自内心的对大象报以友好的态度。

而这与“COP15”大会的主题:“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不谋而合。

今年10月11日到24日,“COP15”大会即将举办,举办地正是昆明

 

 

 

昆明在各个方面都彰显了“春城”的魅力。

2020年,昆明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年平均气温16.7℃;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

并且,通过环湖截污、退耕还湿、退耕还湖等举措,环滇池湿地的植被覆盖率,从2007年的13.1%,提升到了现在的约81%;植物物种从232种,增加到了303种!

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生态保护,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

大象们的意外来访,让全世界认识了昆明,也使得生物多样性保护更加深入人心。

 

 

 

人类的本意,才是大象真正的归宿。

大象们究竟何以为家?

这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但它们或许已经感受到了人类的友好与真诚。

至少在中国,人类不会以自己的利益为最高、唯一标准,去随意处置它们的生命。

这条充满温情的迁徙之路,是人与象共同组成的。

希望在未来,无论是和大象、老虎、还是其他动物、植物,我们都能在一定的距离下,各自静好、和谐共生

 

 

“大象今天到哪了?”

“今天,人象平安。”

参考资料:

“象群从去年3月就开始北上!记者解密象群‘出走’,或因为口味变了”,央视,2021-06-04

“全球媒体齐刷刷聚焦中国西南,这里发生大事了!”,智谷趋势,2021-06-08

“中国野象群成了‘国际网红’”,海评面,2021-06-09 来源:今日头条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error":401,"message":"site error"}//www.ekkosec.com/plan/2021/0616/90316.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