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区“庆祝建党100周年·革命文物文学采风系列活动”中,来自五华区文学艺术界的作家、书法家、美术家、摄影家走进五华区域内的革命历史遗迹和红色纪念馆,触摸红色印迹,寻找创作灵感,创作出了一批弘扬主旋律、鼓舞人心、激发爱国情怀,具有五华人文特色的艺术作品。《都市时报》对部分艺术家进行专访,并展现他们的艺术作品。
1984年,赵月秋出生在云南大理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孩提时代,他便喜欢在家中墙壁上涂涂画画,挨骂自然少不了,不过,骂声中他反而对字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学习书法。
赵月秋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
19岁那年,赵月秋参军入伍。因写得一手好字,很快成为军校里的板报员,“上军校四年,我每月的津贴基本上都买了笔墨纸砚,写过的废纸摞起来足足有三四米高。”赵月秋说,这些虽然还算不上书法作品,却为日后的书法创作打下了基础。
赵月秋的书法作品
赵月秋觉得,自己的书法水平有了真正的提高,是在西安读研究生期间,西安传承千年的文脉和众多的历史博物馆,让他在历史文化素养上有了更多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著名军旅书法家刘洪彪先生的指点。
赵月秋的书法作品
在这一期间,赵月秋收集了很多古人墨迹、石刻,认真观察、比较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从用笔到结体,从章法到墨色,开始了漫长的临帖之路。赵月秋说:“临帖的过程,是与古人对话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最有收获的。面对古人的经典,我越来越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知,越来越感到书法的博大精深。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在先贤的书法经典中寻找适合表达自己情感的书写语言,这才是学习书法的正确之路。”
赵月秋的书法作品
在各种书体中,赵月秋最钟情于草书的临习与创作,同时也注重临写小楷。赵月秋说:“章草和大草是我主要的学习研究方向,草书的章法自有其讲究,笔划上差之毫厘就谬之千里,写好小楷可以滋养草书,使草书更具静谧气息,草书亦能影响楷书,使楷书更加灵动自如,小楷才能写出大气象,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赵月秋的书法作品
在五华区庆祝建党100周年文学艺术作品征集活动中,赵月秋的一幅草书作品《题破山寺后禅院》入选,他认为,举国欢庆的时刻,也是书法家创作的高潮,作为一名书法家,要拥抱这个时代,新时代给予我们源源不断的创作激情,就是对努力创作最好的回报,今天的作品,笔墨一定要弘扬正能量,反映新时代的新风尚。
赵月秋简介
赵月秋,号恬斋,白族,云南大理洱源人,1984年生,现居昆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曾获第五届全军书法展一等奖、“百里杜鹃”全国书法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等全国、全军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