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整体提升全区教育信息化水平,建立技术骨干队伍,从2020年9月开始,五华区教育体育局、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组织开展“信息化名师工程”教师培训班,为五华区各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信息化教学骨干,为学校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11月26日、27日,“信息化名师工程”第三期教师培训班于昆明市第十四中学开班,为应对疫情防控形势,活动通过线上直播和线下讲座两种方式进行。本次培训围绕“过程化数据”展开,探讨依托学情数据开展精准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具体策略和方法。区教科院院长、副院长、信息中心及区属11所公办中学的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参加培训会。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成刚以教育学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引入《“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基于现有数据的教研教学策略》课程。结合生活和教学中的生动案例,成刚阐述了数据的定义、数据的来源、数据与教学研究策略的联系,介绍了数据收集的方法论和相关工具,讲解了怎样收集、整理、分析数据,更有助于开展研究。最后,通过解析学校案例,他引导参训教师思考如何基于现有学情数据进行教研教学,推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谢涛带来题为《数据驱动的真实性评价与课堂教学整合》的专题课程。以教育政策解读切入课程,分析新时代教师的数据素养、真实性评价的内涵发展、数据驱动的真实性评价和课堂评价的实用工具四个模块进行讲解。谢涛提出,个性化、数字化学习成为新趋势,教学模式需要逐步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型。教师的角色转型和专业发展,需要完成人才培养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及角色定位的转变。
合肥市第八中学年级部主任、中学物理高级教师田先科以《精准化助力课堂改革,个性化促进素质教育》为题,介绍了合肥市第八中学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经验。依托智慧课堂常态化应用,学校已实现“教师精准教,学生个性学”。田先科分享了依托系统大数据高效进行学情采集、分析和利用的经验,并鼓励参训教师依托信息技术,提高教研效率与质量。
科大讯飞AI应用教研院西南教研室主任、高级教研员罗军基于实际案例,依托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演示了考试数据分析技巧,指导参训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借助系统中的过程化学情数据,精准备课,示范如何有效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大数据支撑教研提质增效。
五华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于雷从教师教学视角出发,结合实例,从利用考试数据增效、学科组的数据管理、试卷讲评课怎么上和分层作业与个别辅导四个方面,阐述如何依托大数据以研促教,实现教学考评管各环节有机融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于雷建议,智慧课堂常态应用之下,教师应不断提升信息素养,将信息化教学落到实处,促进提质减负,因材施教。
为促进培训成果转化,活动还设置了分组讨论环节。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参训教师就“技术支持下的学情分析方法及案例”“技术支持下的分层、个性作业设计”“技术支持下的学校、班级成绩分析及解读”“技术支持下的重点学生分析及辅导策略”“技术支持下的试卷分析及讲评课策略”五个议题,分别在小组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形成研究策略和预期成果,并进行汇总展示。培训结束后,各小组将开展实践研究,预计1个月内输出研究成果。
一天半的培训交流,全面提升教师数据意识,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双减”落地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