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降雨事件越来越频繁,导致城市内涝灾害发生频率急剧增加,造成了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当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内涝综合治理存在诸多短板,不足以很好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城市内涝问题。许多城市地下空间竖向分层规划缺失,平面布局不协调。大部分城市排水系统以浅层管渠为主,地下排水管网密度、深度和容量跟不上城市快速发展的节奏;排水系统多为雨污合流制,绝大多数排水管道用于污水运送,削弱了雨水排涝能力;由于受地质条件、地质环境因素及经济条件的影响,深部排水管道、深层雨水调蓄池等地下大型市政基础设施仅在极少部分城市开始建设。许多城市建设的“海绵城市”只能对小降雨量的城市内涝起缓解作用,一旦城市降雨量超过100毫米,无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为此,2021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把城市内涝治理列入“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发展工程”。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要想真正有效治理城市内涝,还需从加强国家层面顶层设计,从规划设计、设施建设、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管理等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治理:
夯实基础,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科学规划。一是要做好以地质调查研究为主导的城市地下空间科学规划。摸清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家底,查明城市地质条件、地质环境及潜在的地质灾害问题,在此前提下,科学确定不同功能的地下设施竖向分层规划及平面布局,统筹好天然调蓄空间、雨水管(渠)道、大型地下调蓄设施等地面、地下防灾空间的一体化规划设计。二是结合地面防灾设施和疏散通道的设置,通过合理有序的地下空间规划,形成点状、线状、网络状的地下防灾备灾空间,加强对地下空间出入口、通风口等脆弱部位的改造升级。三是结合我国城市暴雨洪涝实际情况合理提高排水设计标准,科学规划地下廊道建设,避免走先地上后地下的老路。
补齐短板,加大深层雨水调蓄系统的建设力度。应借鉴国外排水工程设计的成功经验,开展深层调蓄管道和地下雨水调蓄池的系统建设。与此同时,要加大排水管网及附属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补齐排水防涝设施短板,特别是针对当前大城市老旧城区普遍存在的雨污混接、错接问题,排水管网老旧破损问题,排水管道淤积问题,雨水泵站、雨水排放口和控制闸阀数量等排水附属设施不足的问题,应加大建设、修复改造、清掏疏通力度,提升排水设施收集、排放雨水能力。
法制保障,完善应急联动管理机制和应急预案。要围绕城市防灾减灾、内涝预防、治理措施、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立法。同时应加强各部门的协调统筹和动态管理,建立贯穿灾害发生预测、监测、预警、应急响应与处置的应急联动机制,实行灾前预案、灾中应急行动、灾后回应的全程管理模式。同时,应加强民众防灾教育的普及和日常洪涝灾害防御教育,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提升民众极端灾害下的自救能力。
标准支持,完善防洪标准和技术体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现行的排水规划设计相关规范与技术标准进行修改,加强专项研究,尽快修订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和城市排涝标准,加快出台城市暴雨内涝控制标准,开展城市水文循环监测模拟及城市排水管网监测控制技术研究。
源头防治,坚持重点、难点问题的排查治理。全面排查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使用现状及存在的安全隐患,科学合理评估洪水内涝对城市及地下基础设施的安全风险。针对下沉式立交、地铁隧道、地下公共服务设施等具有显著内涝风险的城市脆弱空间,以及城市道路地下病害体等不良地质隐患,全面排查并重新审视和评估此类空间的规划策略、建设标准与管理方式。
驱动,构建城市内涝监测预警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展城市内涝致灾隐患点、平原泄洪区、古河道区以及山区城市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普查和详查,充分利用物联网、高精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通信技术,建立健全综合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网络体系。与此同时,建立包含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和动态实时数据的城市内涝基础平台,涵盖积水监控及预警、指挥调度、视频会议、城市内涝模拟等主要功能的城市内涝立体监测与预警指挥系统。通过信息技术与大数据的有机结合,提高城市内涝治理的质量和效率。
(正元地理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研究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