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  > 资讯 > 文章详情页

守护生态屏障安全 树立宁夏葡萄酒国际品牌

 ——记宁夏大学葡萄酒与园艺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王振平研究员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葡萄酒产业大有前景。宁夏发展葡萄酒产业同要加强黄河滩区治理、加强生态恢复结合起来,提高技术水平,增加文化内涵,加强宣传推介,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和综合效益。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品质优良,宁夏葡萄酒很有市场潜力,综合开发酿酒产业,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

王振平博士调研贺兰山东麓冲积扇荒漠地区土壤剖面

宁夏位于我国西北东部,处于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深居内陆,大陆性气候特征十分典型。气候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日照充足、蒸发强烈,冬寒长、春暖快、夏热短、秋凉早,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大,无霜期短而多变,具备生产优质酿酒葡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但在2000年初,宁夏酿酒葡萄主要种植于玉泉营的“风沙土”和银川平原的“灌於土”,且普遍采用便于下架、埋土防寒和提高葡萄产量的“独龙蔓”整形方式和大水大肥粗放管理模式经营,致使同一株葡萄果实品质良莠不齐,所酿葡萄酒带有浓重的“生青味”,发展空间有限,急需开发新的种植基地。

贺兰山东麓冲积扇荒漠地区开发前地貌

而贺兰山东麓冲积扇荒漠地区有大面积“含砾石淡灰钙土”土地,能否通过攻关,在生态保护前提下,开发为酿酒葡萄基地的难题摆在宁夏大学葡萄酒与园艺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王振平研究员面前。

攻坚克难,变荒漠为绿洲

王振平博士研究团队在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国家自然基金、宁夏重大攻关等项目的支持下,历时20年,从土壤、品种、整形、水肥管理和品质提升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和成果转化,将论文写到大地上,构建了“贺兰山东麓葡萄种在哪里—良种优选—如何建园—如何整形修剪—如何精准水肥管理—如何利用水分胁迫提高葡萄果实品质的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技术体系”,极大地提升了宁夏酿酒葡萄果实品质和葡萄酒的国际知名度,为“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挂牌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推进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技术升级和提质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明确了贺兰山东麓冲击扇“含砾石淡灰钙土”为宁夏最佳酿酒葡萄种植基地。通过客土试验,研究比较了贺兰山东麓冲积扇“含砾石淡灰钙土”、玉泉营“风沙土”和银川平原“灌淤土”在相同气候条件下对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含砾石淡灰钙土”主要通过提高土壤温度、光合速率、果实糖分卸载量和降低单粒重来促进葡萄果实品质形成,较“灌淤土”相比,葡萄果实糖、糖/酸、花色苷、皮单宁分别提高了7.50%、13.70%、9.63% 和2.10%,揭示了贺兰山东麓“含砾石的淡灰钙土”为宁夏最佳酿酒葡萄种植基地,为贺兰山东麓冲积扇大面积荒漠土地发展酿酒葡萄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开拓宁夏酿酒葡萄种植空间指明了方向。

二是优化葡萄品种结构,研发出富含砾石淡灰钙土的荒漠土地酿酒葡萄种植配套技术。通过系统研究比较从法国和意大利引进的优良酿酒葡萄品种(系)的生物学性状、果实发育和品质形成,优选并推广优良酿酒葡萄葡萄品种(系)12。同时,通过盆栽实验,评价其抗寒、抗盐、抗旱性,并结合田间抗性鉴定,优选出6个抗性葡萄砧木,并进行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酿酒葡萄的抗逆性和种植区域,有效降低了酿酒葡萄对水肥的消耗,为贺兰山东麓荒漠地区“含砾石淡灰钙土”开发利用提供了坚实基础。

将贺兰山东麓荒漠变为优质葡萄产区(贺兰神酒庄葡萄种植基地)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创制了贺兰山东麓冲积扇荒漠地区“筛砂石+营造防护林带”+良种定植+酒庄绿化”四位一体生态建园模式,建立核心示范基地8万余亩,所酿葡萄酒先后获奖574枚,在贺兰山东麓冲积扇荒漠地区辐射带动发展酿酒葡萄37.7万亩,占宁夏种植总面积64.9%,实现葡萄酒产业与生态治理协同发展,变荒漠为绿洲。

提升酿酒葡萄技术体系  打造国际品牌

“宁夏葡萄酒带有浓重的生气气味,说明是由不成熟的酿酒葡萄原料酿造而来,其葡萄酒品质仅为法国日常饮用酒水准,与国际优质葡萄酒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这是2004年8月国际葡萄整形专家合作研究会会长,法国蒙彼利埃国家高等农业大学葡萄与葡萄酒高等研究所所长阿兰·嘎贺保罗(Alain CARBONNEAU)教授对宁夏多家葡萄酒企业葡萄酒品鉴后的总体评价。《世界葡萄酒地图》主编、国际葡萄酒大师杰西丝·罗宾逊(Jancis Robinson)女士也曾对宁夏葡萄酒有过同样的评价。

王振平博士研发的便于埋土防寒的矮化“倒L”整形补空效果

为能够让宁夏的葡萄酒赶上世界名酒的脚步,王振平博士团队经过不懈努力,在葡萄整形体系、葡萄水肥管理理论体系与技术措施以及构建适度水分胁迫可提高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理论体系与水分调控技术措施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葡萄整形体系方面,王振平博士团队通过研究比较,为葡萄埋土防寒区研发出2种全新定植、整形专利技术,解决了葡萄埋土防寒区冬季葡萄下架所带来的费工费时、成本增加、枝蔓损伤以及葡萄品质不一致等问题,实现葡萄冬季不下架埋土防寒和全程机械化栽培管理,使全园葡萄植株“穗穗一致,粒粒精良”,与传统“独龙蔓”整形相比,采收期葡萄果实可溶性总糖、有机酸、总酚、单宁和花色苷分别提高了11.08%、15.21%、116.74%、91.82%和11.68%,降低劳动成本400元/亩。

在葡萄水肥管理理论体系和技术措施方面,王振平博士团队利用研发的葡萄需水需肥规律实验体系专利技术,研究了不同养分供给条件下葡萄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变化,摸清了“赤霞珠”、“霞多丽”和“玫瑰香”三个代表性葡萄品种的需水需肥规律,为我国葡萄“肥药双减”政策提供了有力证据,也为精准水肥管理和酿酒葡萄专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针对宁夏贺兰山东麓土壤漏水漏肥严重的问题,研究了不同灌水制度对土壤养分的淋洗规律,为避免大肥大水管理所引起的矿质元素淋洗固定、水分浪费和环境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此外,还获得了多项酿酒葡萄优质高效水肥管理栽培技术,引领产业提质增效,与对照相比,采用新型水肥管理技术的葡萄果实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总酚和单宁分别增加19.2%、3.4%、3.5%和36%。

在构建适度水分胁迫可提高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理论体系和水分调控技术措施方面,王振平博士通过研究比较不同水分状况、不同叶龄葡萄叶片光合参数,适度调整水分胁迫,可以抑制葡萄营养生长,诱导糖分从叶片向果实转运,有利于葡萄抗逆性(抗寒、抗旱)和果实品质的提升,且节约灌水28.37%。

同时,王振平博士通过研究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葡萄果实甲氧基吡嗪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转色前是葡萄果实甲氧基吡嗪合成的重要时期,转色后甲氧基吡嗪迅速降解,不同种类甲氧基吡嗪降解速度不同。转色前中度水分胁迫、转色后重度水分胁迫或转色前重度水分胁迫、转色后中度水分胁迫均可降低成熟期赤霞珠葡萄果实中甲氧基吡嗪的含量,所酿葡萄酒甲氧基吡嗪含量下降了50.3%,为降低葡萄果实和葡萄酒“生青味”提供新的途径,解决了国际葡萄酒大师始终认为“宁夏葡萄酒的缺陷是由未成熟的葡萄果实酿造”的问题。

王振平博士研发的酿酒葡萄标准化整形专利技术结果状况

通过“砾石淡灰钙土”、防护林建设、苗木优选,创制了贺兰山东麓荒漠地区酿酒葡萄种植模式,将荒漠变为绿洲,守护贺兰山东麓生态屏障安全。通过精准水肥管理、适度水分胁迫和标准化整形,开发了酿酒葡萄省力、高效、优质栽培技术体系,为生产优质葡萄酒提供原料基础,使名不见经传的宁夏葡萄酒享誉海内外,对树立宁夏葡萄酒国际品牌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作为一名留法葡萄学博士,王振平博士甘愿扎根西北,结合立地条件,以提升宁夏酿酒葡萄果实品质为主线,开展系统研究,其研究成果对改善贺兰山东麓荒漠地区生态环境、农业创收增效、稳定地方经济、增加就业以及可持续发展不断创新起到积极作用。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先后获得国内外大奖1700余枚,已成为宁夏最为耀眼的“紫色名片”,葡萄酒产业已成为宁夏扩大开放、调整结构、转型发展、促农增收的重要产业,推进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

【版权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biz@minimouse.com.cn

版权所有

{"error":401,"message":"site error"}//www.ekkosec.com/plan/2024/0710/101114.html
Baidu
map